泰迪风筒一直联合同行企业倡导安全生产,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比发达国家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煤矿装备水平并不比国外差,也同样出事故,这说明我们在管理上还存在不足,在煤矿引入精细化管理恰恰可以弥补。精细化管理是追求精益求精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是将各项管理和责任精确到每一人、每一事、每一时、每一处、每一物,做到有标准、有落实、有考核,是人人参与、高度负责的一种追求完美和卓越的过程。比如“手指口述”就是精细化管理在作业现场的一种具体体现。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泰迪风筒一直是致力于隔爆水袋、压风自救装置开发研究和创新,希望以最好的品质带给矿工最放心的服务。压风自救装置使用方法亟待普及。 
  公司采掘方面的细则:
 
	  1、巷道内有浮煤(渣),有积水淤泥(长5m,深0.1m)的;
 
	  2、锚喷巷道出现压脱皮、露网、露岩的;
 
	  3、上下山巷道无行人防滑措施,台阶变形不平整、缺损的;
 
	 
 
	  4、采煤工作面片帮(梁端距超过500mm)不及时护顶的;采煤工作面连续3架(棚)超宽、超高(超过支架最大支撑高度-100mm)、严重歪扭的;
 
	  5、工作面单体支柱不按规定全部承载的(倒放、平放、不承载、不栓防倒链(绳));工作面支护出现丁字棚的;
 
	  6、液压泵站无压力表或压力表损坏的;无乳化液配比浓度测量工具的;乳化液配比浓度和泵站压力不符合规程规定的;
 
	  7、未使用超前支护或使用不正确的;
 
	  8、帮顶未刹紧背牢,空帮空顶高度达到0.2m的;
 
	  9、支架棚口不平、不严、错位,构件不全,滚梁、掉梁或掉梁爪,缺垫板或使用不符合要求;
 
	  10、架棚巷道每棚出现前倾后仰,迈步不一,里出外进,迎山退山超过规定等现象的;
 
	  11、岩巷不按设计铺网、压茬、联网的;放炮后崩烂网未及时补联的;
 
	  12、炮采工作面支柱成直线,柱排距偏差超过±100mm,综采工作面直线偏差超过±50mm,中心距超过±100mm;
 
	  13、液压支架零部件不齐全或不完好的,支架液压系统和液压管路串液、漏液、阀组失灵不及时进行处理的;
 
	  14、岩巷超欠挖超过300mm,面积1m2;伞檐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
 
	  15、对赤脚不补锚网进行喷浆;初喷不盖网的;复喷后有赤脚现象每处长度在0.2m以上的;
 
	  16、不按作业规程布置和安装锚杆(每根)。
 
	  17、每根锚杆外露长度超过50mm或成巷后锚杆外露长度不为零时;每根锚杆托板不紧贴网面、网不贴岩面的;
 
	  18、巷道内有绳头、铁丝头;存放的设备及物料未集中码放或码放不整齐;未挂牌管理或牌板不规范、规格不统一的;
 
	  19、巷道内所有管理牌板吊挂不平整,图面字体不清晰(错别字),牌板表面不洁净的;
 
	  20、巷道内出现烂网、坠网(帮外鼓)、背板压折的;
 
	  21、各类管路不上架,不成直线;出现跑、冒、滴、漏现象的;
 
	  22、各类管子法兰盘缺螺丝,高压管卡子用铁丝代替的;
 
	  23、工作面出现铺、联网隔扣,烂网不补联,冲矸(煤)现象的;
 
	  24、工作面支架、单体柱未编号管理或不成直线、不规范、不清晰的;
 
	  25、上下两巷架U型棚或工字钢棚无编号管理;无及时延画中腰线的;
 
	  26、U型棚支架卡缆间距、搭接长度不符合规定;螺丝不涂防锈油的;
 
	  27、背板数量不够,背板不均匀、不规范的;
 
	  28、支架撑拉杆打的不直,出现弯拉杆、缺拉杆的;
 
	  29、U型棚卡缆镙丝未使用扭距扳手紧固,扳手无刻度表的;
 
	  30、巷道内发现有“赤脚”、“穿裙”,或成巷不到底根的;
 
	  31、喷浆时,未对开关、电缆、管路等设施采取保护措施的;
 
	  32、大巷水沟无盖板或盖板规格不统一、不整齐的;
 
	  为推动我矿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使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有序进行,克服当前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粗放、标准不一、时好时坏的现象,根据我矿生产现场的实践验证及矿井生产区队的讨论反馈,特制定本实施细则。泰迪风筒布会打好安全持久保卫战,杜绝劣质的隔爆水袋、压风自救装置流向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