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风筒生产导风筒、隔爆水袋、压风自救装置多年,一直关注着煤炭业的起伏。煤矿业的发展一直是如鱼得水的,以前出现市场轻微低迷都会度过难关。这次业界人士一致认为是煤炭黄金的十年已过,改革是时候到来了。其中重庆和山西多家煤矿已经纷纷出台兼并的方案和措施。煤矿企业如何应对着漫长的煎熬呢?9、10月有望煤价的上调让我们大家都有了一个盼头。煤炭企业打好持久战要把握好哪些问题呢?
经济增长放缓,加上水电等其它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多,动力煤价格连跌11周,创3年多以来的低位。近日,中国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跌至每吨625元至640元人民币,是自2009年10月以来的新低,煤炭股受压。煤价一再探底,煤企经营环境严重恶化。
煤炭价格跌入谷底主要受宏观经济复苏势头减缓和重点高耗能产业电力需求锐减所致,短期内这一状况很难有所改观,各煤企需“淡定”对待:首先,煤企应当减少煤炭开采量和供应量,降低主营业务亏损,减轻库存压力,为企业下一步发展保存实力。
其次,煤企应借机优化调整企业结构,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增强煤炭开采效率,降低煤炭开采成本。大中型煤企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小型厂矿获得更多优质资源,同时,还可以广泛涉足发电端领域,实现煤电联营,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再次,煤企应重点加强同大型用煤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完善售煤渠道,增加煤炭销售量。
最后,煤企应当建立煤炭预警机制,迅速掌握煤炭市场行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煤炭开采量和供应量,缩小盲目扩张带来的损失,降低资源浪费量。泰迪风筒认为,在煤企千方百计寻求脱困之策时,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应当积极出台有力举措,帮助煤企渡过难关,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驾护航。
煤炭市场的萎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目前未现丝毫企稳回升迹象,各煤企应当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政府部门应当避免一味的加大风电、水电、光伏等新能源的支持力度,而至过剩的火电产能于不顾。“重建设,轻利用”的发展模式不利于我国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适时建立煤炭储备体系,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煤炭产业黄金十年已经过去,煤炭产业面临重大结构性调整,煤电联营、国进民退将会成为煤炭行业主旋律。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及早出台举措,加快完善煤炭定价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