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中突如其来的灾难夺走了很多矿工朋友的生命。这和企业的安全关系分不开。矿工困在井底无法自救,这和企业安全管理也分不开关系。据调查显示,压风自救装置是自救的最好的安全装置,而对于外界的人来说最好的协助就是保持导风筒通风顺畅。下面就和大家了解一下矿井发生透水的时候要如何处理。
一、钻眼是发生透水征兆
在钻眼是发现从眼中往外涌水并逐渐增加,有透水可能,要立即停止钻眼,禁止往外钻杆,立即加固周围巷道支架,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
二、安全撤离现场
情况紧急时要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到安全地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根据《作业规程》规定的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巷道。而不能进入透水地点附近或以下的独头巷道。在涌水巷道中撤退时,应靠近巷道的一侧抓捞支架。电缆、铁管,尽量避开压力水流和泄水主流,并注意水中冲来的木料、矸石等物。如果撤退时迷失方向,应沿着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撤退。当老窖积水涌出、使有毒有害气体增加时,应立即佩戴好压风自救装置。
三、妥善避灾
当撤退路线被堵塞时,应选择离矿井安全出口最近或地势最高的巷道暂避,甚至可以爬上巷道顶部的冒落空间持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上山巷道在矿井涌水时,由于巷道里面的压缩空气的作用,往往水位低于其它地点的水位,而不会将巷道全部淹没,避灾人员在该处有维持生命的条件,很多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矿井透水时,现场体的侵蚀。同时,因为老窖积水有毒,千万不要喝。人员可撤退到附近的上山独头巷道避灾,等待矿上派人救援。
在避灾时要注意防止因老窖积水带来的有害气
目前,国外矿用救生舱专业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少数采矿业发达国家。相对国外,中国矿井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研究、矿井新型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虽然起步晚,但研究进展比较迅速。让我们走进中国救生舱科研、实验、生产、应用的各个环节,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以便更全面掌握救生舱市场讯息。
国家政策:2013年6月底前,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科技部:设置“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研究专题
2006年,在科技部批准立项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矿井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设置了有关“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研究专题。
国家领导要求借鉴南非煤矿经验推广救生舱等避险设施
2008年,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也分别对“借鉴南非煤矿安全管理经验,推广应用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作了多次重要批示。
预防煤矿事故是我们首要的任务。国外煤矿使用急避险系统效果良好,泰迪风筒希望我国尽快加强这六大系统的建设,给矿工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