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煤受到冷遇,焦炭市场也不乐观。焦炭消费需求强度下降,焦炭产量增速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快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焦炭总产量22422万吨,同比增长6.4%,增速同比回落8.5个百分点,但其增速仍高于生铁产量增幅3.5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日产焦炭再创132.27万吨/日的新高。由于电石、铁合金、化工等行业增速仍处两位数的较高水平,陕西、内蒙古等半焦(兰炭)产量增长较快,这些因素成为我国焦炭产量增速高于钢铁的重要原因。焦炭市场需求减缓,而焦炭产量仍继续再创新高,必然会导致焦炭库存增加和焦炭价格的大幅下滑、企业大面积亏损。因此,为适应市场变化,以销定产、控制生产总量,仍然是焦炭生产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据泰迪风筒介绍,从行业内生产结构看,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配套焦化厂生产焦炭6461万吨,同比仅增长1.1%(其中6月份为负增长0.5%),占全国焦炭产量比重28.81%;其他类型焦化企业焦炭产量15962万吨,同比增长8.8%,占全国焦炭产量比重71.19%。
焦化行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焦炭行业如何转型呢?
冷静认识我国焦化行业市场环境的新变化。从当前市场趋势分析看,今年下半年,焦炭需求仍将继续回落,供应能力继续增加,出口仍将难有起色,市场将呈现明显供过于求的趋势,库存仍将处于高位,价格也将随着焦煤和钢材价格的下滑而进一步受到挤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从短期看,焦炭市场供过于求的趋势不会有大的改观,焦炭需求预计仍将低速运行;从长期看,焦炭市场将逐步进入新一轮的深度调整周期,产能过剩,需求紧缩,仍将是焦化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很煤炭相关的运输业和风筒布、隔爆水袋供应商陷入了冰冷期。其中也酝酿着一场改革。
改革内部机制,强化基础管理,挖潜增效闯难关。目前,焦化企业当务之急是再学邯钢“模拟市场独立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积极适应市场需求,控制生产总量和单一规模扩张项目投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挖潜增效,千方百计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努力创造自身的市场优势,以优质价廉的焦化产品和良好的市场服务、建立稳固的市场客户群,稳定市场供销和资金流循环畅通,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努力实现扭亏增盈。
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创新转型求发展。焦炭产能过剩、焦化企业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多数焦化企业增产增收难增效。为此,焦化企业必须加快从长期以来产能产量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换,以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创新,开拓新的高技术、高附加值或多元产业及产品差异化拓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准确把握市场战略定位,低成本、高效率兼并重组。我国焦化行业企业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独立焦化企业所占比重大,且大多远离用户,产业链较短,一批优势企业应抓住经济格局大调整的有利时机,以准确的市场战略定位,开展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兼并重组,加强产业链延伸建设,把企业做强、做大。但我国焦化行业在中短期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仍难改变,焦化企业仍应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以慎重避免盲目竞争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做大而扩大焦炭产能规模。
加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多年来,焦化行业高速发展,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建设严重落后,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严重短缺,临时聘用人员多,队伍难以稳定,这严重影响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进步,以及企业的规范管理。目前,一批企业和大专院校合作,选派年轻优秀员工到院校进行定向培训,或者在企业举办专业技术轮训班,聘请高级技术管理专家教授定期授课培训的经验值得行业内互相借鉴。
加强企业间的互相交流,对标挖潜,技术咨询,促进共同发展。当前,我国焦化行业已从多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扩张期转入中低速增长的深度调整期,对于众多的焦化企业来说,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焦化行业在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也不断涌现出一批管理先进、技术不断创新、经济效益好的先进企业。因此,企业间可以开展互相交流学习、对标挖潜、技术管理咨询活动,以促进行业的共同进步和提高。
|